号外!深圳市全面启动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工作

来源:  日期: 2017-11-01 【字号 【内容纠错】

  今年9月8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相关指导意见,深圳被列入15个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城市。为使大众充分了解城市总规编制试点工作,深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2017年10月31日,深圳市政府召开了《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编制试点工作新闻发布会。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徐松明、英国bet365娱乐城副主任薛峰等人出席此次发布会。 

  徐松明副秘书长介绍编制深圳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的意义。编制深圳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有四点意义,一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将为深圳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新征程提供重要的指引;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对深圳工作指示批示精神最综合、最恰当的实践平台;三是落实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承担国家和区域责任的重要抓手;四是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 

  今年9月份我市被列为全国首批15个总规编制试点城市之一,要求2017年底前形成总规初步成果。列入总规编制试点,对于深圳推进城市规划改革,创新规划编制方式,完善规划体系等具有重要意义。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已按照住建部改革试点的工作要求,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部署。 

  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自去年启动前期工作以来,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建立健全了市委市政府统筹组织、各部门通力合作、多领域专家领衔、公众广泛参与、区域联动的工作组织机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成立了高水平、多领域专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成立了五家技术单位组成的联合团队,设置了涵盖全市所有部门的专项研究,邀请国家相关部委、省相关厅局和相邻城市的部门领导和专家积极参与规划编制工作,创新了公众参与形式、拓展公众参与途径。 

  薛峰副主任介绍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有关情况。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将遵循“推进精明增长,引导城市转型”的基本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全球化和区域化为主线,以创新、生态和文化为引领,实现区域、生态、创新、空间、治理五方面转型。 

  (一)区域:将从功能外溢转向协同共建。拓展深港合作领域,与香港探讨并共同深度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强化与泛珠地区,特别是珠江西岸的交通联系,强化国家经济中心城市功能,优化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等核心职能;探索区域协作机制创新和区域基础设施供给侧改革,引领深莞惠经济圈(3+2)发展,优化大都市圈空间格局,强力推进深汕合作区建设,推动深圳东进战略。 

  (二)生态:将从底线管控转向生态引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深圳。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划定生态红线。推行生态空间精细化管理,依托区域性生态山体绿地打造自然公园群;立足“海域+陆域”的全域空间资源整合理念,统筹海陆资源,加强海陆产业发展、空间开发、功能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三)创新:将从创新产业转向创新生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扩大技术和应用型创新优势,提升创新企业竞争力。完善产权保护等创新服务,提升知识教育、科技研发等支撑能力,培育创新生态,建设创新体系。加强创新空间供给,依托先进制造、创新服务等节点,集聚科研、金融、知识产权等创新专业服务机构,保障一定规模的低成本、共享型品质空间,吸引多元的科研、技术和服务人群,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四)空间:将从规模拓展转向品质供给。以支持创新和国际化为出发点,建立差异化空间供给模式。优化调整存量用地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改善城中村面貌,提升旧工业区效益,焕发老城区活力,提高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引导存量空间的精细化营造,建设公园绿地、慢行交通等宜居导向的生活空间。通过公共空间改善、建筑物改造修复、公共活动植入等手段,活化城市空间资源,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五)治理:将从经济导向转向全面发展。充分认识深圳的文化价值意义,保护本土文化的个性特色和文化生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作为城市发展的中心工作,实现从功能建设向活力营造的转变,打造儿童友好、人才友好、老年友好、国际友好的全民友好型城市。 

  接下来,为推进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公众参与,我们将通过主题论坛、主题工作坊等多种形式,扩大公众参与度。新闻发布会后,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官方网站、微信将开始发布公众参与的计划,最近一场将于11月10日下午举行,主题为“共想2035”的工作坊,请大家留意规划国土委官方网站、微信参与报名。 

  发布会实录链接: 

  http://www.sz.gov.cn/cn/xxgk/xwfyr/wqhg/20171031/